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托举幸福“夕阳红”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14 0:00:00
  •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课题,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已成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十四五”以来,我国养老服务领域从制度创新到资源优化,一场惠及亿万老年人的深刻变革正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跨越。
        优化服务供给,筑牢居家社区养老根基
        午间时分,浙江海宁市硖石街道的西山爱心食堂饭菜飘香。67岁的刘奶奶和老伴是这里的常客,“一荤一素9块钱,既方便又便宜。”这个为解决高龄、空巢老人用餐难题而设立的食堂,年助餐服务可达近12万人次。
        刘奶奶的故事是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的缩影。目前,全国已建成约8.6万个老年助餐点,各地探索出“社会餐饮+委托服务”、“中央厨房+专业配送”等多种模式。政策层面持续发力,通过规划用地保障、设施建设支持和标准规范引领,“物业+养老”、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等服务更加触手可及。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40.6万个,养老床位合计799.3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占比超九成,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聚焦重点群体,强化精准保障与农村短板
        养老服务既要普惠,也需精准。今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青岛市丁述基老人成为首批受益者。这标志着我国在兜牢失能老年人刚性照护需求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自2016年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至今,参保人数已超1.8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7%,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224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
        相较于城市,农村养老是难点所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中央财政安排2.96亿元支持59个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通过整合村级闲置资源建设互助养老点,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正逐步健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拓展社会参与,激发“银发力量”新活力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不是包袱。”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强调。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内涵。
        老年志愿服务常态开展。全国老龄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省际对口援助。自2003年以来,累计超700万人次老年志愿者参与,实施援助项目4000多个,受益群众达4亿人次,为乡村振兴、科教兴国等战略注入“银发力量”。
        同时,老年文体教服务质效齐升。截至2024年底,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课程资源44.1万门,服务学习人次1.7亿。推进老年阅读、提升旅游设施适老化水平等政策,进一步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制度建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日趋成熟,让亿万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微信二维码回顶部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