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智慧养老”,比技术更难的问题是什么?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2/10/25 0:00:00
  • 智慧设备能否解决痛点

    几个月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试点的智能水表登上热搜,被称为0.01立方米的城市治理智慧。

    设备以预警功能为主。老人12小时用水量低于0.01立方米后,智能水表会向街道的‘一网统管’平台报警,平台将信息立即反馈给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将在第一时间上门探视。此外还有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等设备。江苏路街道岐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

    然而,智能水表的安装比例较低。社区内的老人们对这套智能装置的知晓率较低,不少老人表示没听说过智能水表。另外,并非每一位老人都愿意安装,实际上,智能水表12小时以后才报警,似乎为时已晚,会不会有些鸡肋——这是家属和网友的共同疑问。

    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直被当作社区智慧养老的样板间。

    然而附近居住的老人大都表示,听说过服务中心,但并不清楚有哪些内容。为老服务中心的推广并不充分。

    走进服务中心,只见大厅陈列了各种智能设备,如一步关闭所有电器的声控智能开关、自由调节高度和体位的智能理疗床、便于老人起身的升降式坐便器等。服务中心的社工坦言,这些智能设备主要应用于内部场景,没有大范围推广应用,公司主要业务还是为老人提供日托护理。

    缺失服务的智能并无意义

    智慧养老的关键不在于设备,而在于背后有没有‘平台服务’。上海社会科学院长期调研养老问题的研究员张结海说。

    如今,个人并不难买到智能设备。今年65岁的谷女士手机用得很溜,她表示,自己就可购买智能设备,但让她纠结的是,一旦有事,子女都在国外,设备背后谁来管?具体说,一旦智能设备发出警报,有没有平台方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由谁立即上门查看、迅速反应,与110、120对接跟踪?

    相比听起来很智能的设备,她觉得反倒是一键呼叫电话机方便、易懂、服务方式明确,看似科技含量不高,但实际更为实用。

    怎样的智慧养老服务比较合理?某科技创新养老公司总经理总结为3个特点。首先是便捷易用,太过复杂的智能设备老人用不来。其次是无打扰,老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最后是服务,尤其不能缺失后台人的服务。

    他认为,智慧养老的表达其实并不准确,大家容易遗忘最关键的两个字,它应该叫智慧养老服务,人的服务才是第一位。既不能忽视老年群体的真实需求,又要考量经济成本。智慧养老如果一味追求看上去的高大上,仅仅脸上贴金,最终将流于形式。

    比技术更难的是服务的智慧

    海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研究员张结海认为,个人去市场上购买智能语音开关、智能监控摄像头,只能说明中国的养老需求开始智能化,它和成体系的智慧养老服务还是两个概念。

    未来,养老主要方式依然是居家养老。那么,科技如何融入居家养老?比如为老送餐服务,有没有一个平台App,可挖掘周边社会资源,把周围现成的机构食堂利用起来?那样,老人能像年轻人点外卖那样轻松进行选择。即便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志愿者、社工也可定期提供服务。

    又比如远程医疗。它不仅仅是一个视频连接医生和老人。医生一旦开药,老人去哪里买?有没有安全便捷的送药服务?技术连接只是一个开始,背后还涉及一系列复杂体系。

    时至今日,智慧早已有了,但人没跟上。比技术更难的,是背后的系统和服务。

    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友庭表示,智慧养老在操作层面需要分级分层分类推进。

    一些高精尖的智慧设备,可由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来发展,而我们更关注的是公共服务体系,如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邻里中心、邻里汇等公共空间,如何智慧升级,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比如,这些公共空间的硬件建设有专项补贴,但服务项目、用人成本等后续运营难以持续。老年人到这些机构享受公共服务,能否收费?如果可以,收费主体、收费标准是什么?目前缺乏政策依据。有些地方委托社会组织来管理,但也不是长久之计。这些难点亟待破题。

    在张友庭看来,在当前阶段,智慧养老可有效缓解三类问题。

    第一,人力短缺问题。传感器等智能设备的运用,为基层社工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第二,专业不足问题。辅助机器设备可弥补既有人员的能力不足。

    第三,信息集成问题。通过大数据搜集运用,健全信息预警机制,可把公共服务资源更加有效地配送到老年人群体中。


    • 这条热线为老年人护航

    近年来,虹口区提出了家门口管家式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工作目标。

    36129000是虹口区为解决辖区老人,尤其是孤寡、独居、高龄等老人的居家安全养老问题,特别推出的长者服务热线电话。7*24小时全天候全年无休制,为老人提供主动关爱、紧急援助、远程健康管理等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形成线上+线下服务链环,昼夜守候虹口老人的晚年生活。

    热线自运行起至今,已提供主动电话关爱区内老人35万余次,同时也受理来自虹口生活服务网、各街道生活服务分中心和直接拨打热线的老人的服务需求,像平台代叫出租车、医院代挂号、陪护就医等,均是老人呼声较高的便民服务。

    • 试点老人摔倒报警系统

    近年来高龄独居老人独自在家发病因无人发现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事故时有发生。基于此,大宁路街道引进人体行为感知报警系统,采用WiFi波和毫米波雷达双重探测技术,在保护老人隐私的前提下,精准监测老年人在卫生间不慎跌倒、长时间滞留或无人移动等意外状况,并及时向子女或紧急联系人发出报警,志愿者立即上门查看,降低高龄独居老人的家居危险因素,提升其安全保障。通过建立子女、社区、网格三级响应机制,层层把关,大大降低了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目前这样的设备已在大宁路街道部分高龄独居老人家中试点安装,下一步将扩大覆盖面,保障辖区内更多高龄独居、孤老等困难老人的居家安全,通过物联网感知,筑起老人安全防护网。


    • 养老院变身小人国

    老人坐在草莓山上晒太阳、三巨人用力拔火龙果……这是你未曾见过的小儿国。原来这些照片都是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为老人拍摄的错位照片,有的老人虽然已经年过90,对于拍照依旧兴致勃勃。去年杨福院的爷爷奶奶们,还cosplay过世界名画。

    我发现现在仍有人对养老机构存在偏见,说什么‘住进养老院这辈子就完了’‘老人肯定都是暮气沉沉的’等等。杨福院的副院长说,我们想告诉大家,养老院的老人一样积极、乐观,晚年生活也很精彩!跟着福利院的社工,老人们基本都掌握了智能手机的操作,有些高阶玩家还学会了刷抖音、修图片、剪视频,成为了快乐的弄潮儿。

    智能化设备加速安装


    静安区彭浦新村打造的为老服务智慧平台,免费为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安装专属电话。平台通过电话,每3天对老人进行一次主动关爱。若联系不上老人,平台工作人员会联系老人家属、居委会干部上门查看,确保老人安全。

    更重要的是,每台电话机都有一个红色的一键呼救按钮,同时配有随身携带的遥控器,若老人发生意外,可立即按下电话机或遥控器上的红色按钮,第一时间向平台求助,平台会立即联络社区干部上门查看,或呼叫120急救车辆。

    事实上,类似的智能电话机,在上海已有许多尝试。系统可以搜索到老人们之前的各种服务求助,如询问医院信息、养老机构信息、药店信息,咨询出行路线、政策法律、房产信息等,甚至有老人心情不好,打电话就为了与话务员唠家常……

QQ客服微信二维码回顶部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