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 解读养老 “9064” 与 “9073” 模式:居家为基
  • 发布者: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5/10/18 0:00:00
  •     在我国养老领域,“9064”和“9073”是两个极具代表性的数字组合,它们精准勾勒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核心架构,成为业内规划与实践的重要指引。
        这两组数字的核心含义高度一致,均居家养老为绝对主体。其中,“9064”模式意味着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6%的老人通过社区获得养老服务,剩余4%的老人则需要机构养老;“9073”模式则是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托社区养老,3%的老人进入机构养老。无论是哪种模式,都明确传递出一个关键原则: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体系的根基,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绝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始终围绕居家养老这一核心展开。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委会主委高体健指出,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居家养老都将是我国养老的主体模式。这一判断既符合我国社会传统,也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配。
        从责任主体来看,居家养老的核心责任方是家庭赡养人与抚养人。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认为,要让居家养老真正落地见效,就需要构建起支持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与社会环境,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子女主动承担起家庭养老的责任。
        但居家养老并非仅靠家庭就能完成,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表示,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的主体涵盖政府、社会组织和各类市场主体。其中,政府需承担兜底保障职责,提供居家养老相关的公共服务;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则应依据法律规定与市场规律,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不过,当前我国居家养老体系仍存在明显短板。贺丹提到,目前对居家养老的支持力度不足,体系建设也不够完善,建议推出配套政策,比如对同居式养老家庭给予房产税优惠,减轻家庭养老的经济压力。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也持相似观点,她认为应出台针对家庭照护人员的支持政策,例如在需要全天照护老人时,给予照护人员带薪或带基本工资的待遇,这样才能让家庭成员更好地发挥照护作用,提升居家养老老人的生活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力量已开始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相关调研组在北京的调研发现,多家互联网企业和医养结合公司已切入居家养老领域,通过技术手段与专业服务,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监测、日常照料、应急响应等服务,为居家养老体系的完善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9064”与“9073”模式的实践意义将更加凸显。未来,只有进一步强化居家养老的基础地位,明确各方责任,完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才能真正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满足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体系。
微信二维码回顶部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